咏芙蓉
沈约〔南北朝〕
微风摇紫叶,轻露拂朱房。
中池所以绿,待我泛红光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微风吹拂使树叶摇晃,轻轻的露珠粘在朱红色的房屋上。
水池中的水之所以发出绿光,是因为在等我释放红光。
注释
轻露:轻轻的露珠。
朱:朱红色。
所以:原因,情由。
待:等待,等候。
泛:释放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千百年来,无论是帝王将相,还是才子佳人,甚至平民百姓,无不用心颂扬荷花的真善美。六朝时,玄武湖的荷花颇具盛名。南朝梁元帝萧绎游后湖时写下了《采莲赋》,之后梁朝沈约再次游览玄武湖看到荷花盛开,想到萧绎的《采莲赋》有感而写下这首诗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黄永武编著·玄武湖史话:南京出版社,2009.12
简析
《咏芙蓉》是一首五言绝句。此诗前两句写荷花在风中摇曳的风姿,使静静的池中荷花图富有一种动感;后两句写芙蓉和池水互相熠熠生辉。全诗语言质朴、色彩鲜明,善用拟人修辞手法将芙蓉写得活灵活现,蕴含有荷花的高洁自豪感在内,产生了极美、极妙的意境。
沈约
沈约(441~513年),字休文,汉族,吴兴武康(今浙江湖州德清)人,南朝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,历史上有所谓“江东之豪,莫强周、沈”的说法,家族社会地位显赫。祖父沈林子,宋征虏将军。父亲沈璞,宋淮南太守,于元嘉末年被诛。沈约孤贫流离,笃志好学,博通群籍,擅长诗文。历仕宋、齐、梁三朝。在宋仕记室参军、尚书度支郎。著有《晋书》、《宋书》、《齐纪》、《高祖纪》、《迩言》、《谥例》、《宋文章志》,并撰《四声谱》。作品除《宋书》外,多已亡佚。 369篇诗文 118条名句
登二妃庙
吴均〔南北朝〕
朝云乱人目,帝女湘川宿。
折菡巫山下,采荇洞庭腹。
故以轻薄好,千里命舻舳。
何事非相思,江上葳蕤竹。
杂诗二首·其一
王微〔南北朝〕
桑妾独何怀,倾筐未盈把。
自言悲苦多,排却不肯舍。
妾悲叵陈诉,填忧不销冶。
寒雁归所从,半途失凭假。
壮情抃驱驰,猛气捍朝社。
常怀云汉惭,常欲复周雅。
重名好铭勒,轻躯愿图写。
万里渡沙漠,悬师蹈朔野。
传闻兵失利,不见来归者。
奚处埋旌麾,何处丧车马。
拊心悼恭人,零泪覆面下。
徒谓久别离,不见长孤寡。
寂寂掩高门,寥寥空广厦。
待君竟不归,收颜今就槚。
谢公泛海
刘义庆〔南北朝〕
谢太傅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,吟啸不言。舟人以公貌闲意说,犹去不止。既风转急,浪猛,诸人皆喧动不坐。公徐云:“如此,将无归!”众人即承响而回。于是审其量,足以镇安朝野。